英媒:为何“童贞女王”伊丽莎白终生未婚
- 发布日期:2025-08-04 作者: 项目案例
亨利八世之女伊丽莎白一世是唯一一位终身未婚的英国女王。这位都铎王朝的标志性君主450年前最后一次访问肯尼沃斯城堡,或许能为她独自统治的历史提供一些线索——城堡内的新艺术装置展现了背叛、斩首以及一段精心设计的爱情宣言。
1575年7月的一个傍晚,41岁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抵达英国沃里克郡的凯尼尔沃思城堡,开始了她最长也是最后一次的访问。1563年,她将城堡赠予罗伯特·达德利,并于次年授予他莱斯特伯爵的头衔。达德利是女王的挚友,据说是女王儿时好友。两人之间究竟如何亲密无间,曾是坊间流传的话题。
在未婚的女王到来之前,达德利伯爵对这座宏伟的城堡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。新建筑拔地而起,新花园拔地而起,庄园也进行了景观美化。伯爵不遗余力地为宾客们准备了精彩纷呈的娱乐节目,包括音乐、舞蹈、杂技、绚丽的烟火表演,以及由盛装演员表演的戏剧性插曲。在城堡周围巨大的湖面上,有一座移动的小岛,岛上居住着“湖中仙女”。岛上还有一条7.3米长的海豚,里面藏着音乐家,还有一条5.5米长的美人鱼在水中游动。
不惜一切代价。达德利每天要花费1000英镑(1400美元)——以今天的货币价值计算,相当于数百万美元。整个盛会被解读为一场精心策划、耗资巨大的求爱表演;在16世纪,这相当于雇佣一架飞机悬挂“嫁给我”的横幅。“1575年的庆祝活动是为了向伊丽莎白女王求爱——婚姻是其中一些活动的主题,”英国遗产协会首席文物馆长杰里米·阿什比告诉BBC。“对莱斯特勋爵进行过深入研究的伊丽莎白·戈尔德林博士称这是他‘最后一次孤注一掷’。”
达德利的赌博似乎进展顺利,但随后一切都变了。此次逗留的亮点原本是7月20日星期三的一场假面剧——或是说一场演出——却从未举行。难道只是因天气恶劣而未能举行(就像官方说法那样)?还是女王听到风声后勃然大怒?这场假面剧的主角是贞洁女神戴安娜,她正在寻找一位贞洁的仙女,她被特意称为扎贝塔——伊丽莎白这一个名字的变体。
1998 年的电影《伊丽莎白》探讨了两人之间的情谊(图片来自:Alamy)
最终,婚姻女神朱诺的信使直接向伊丽莎白女王致意,恳求她不要步戴安娜王妃的后尘,而应该结婚。达德利在女王面前有一定的回旋余地,但这或许有些过头了。无论原因如何,假面舞会最终未能举行,狂欢也随之结束。女王在宫中又待了几天,直到7月27日离开。
如今,艺术家林赛·门迪克(Lindsey Mendick)在城堡内创作了大型雕塑装置《邪恶游戏》(Wicked Game),以此纪念女王到访450周年。《邪恶游戏》的灵感源自古代神话、伊丽莎白二世到访期间发生的事件,以及她在45年统治期间如何利用未婚状态进行精明的政治运作。作品由13个不同的画面构成,有的阴险险恶,有的则充满黑色幽默。破碎的陶瓷雕塑将女王和她周围的人描绘成动物,令人震撼。在中间的雕塑中,伊丽莎白二世化身为狮子,达德利化身为熊。这些画面被放置在一个爆炸的巨型棋盘上。
对于像伊丽莎白这样的强势女性来说,拒绝结婚或生孩子是一种激进的自我保护和自主行为——林赛·门迪克
“下棋完美地比喻了伊丽莎白为生存所付出的努力,”门迪克告诉BBC。“我认为她很有趣,她很好地展现了我们如今怎么样对待女性。这场(达德利策划的)在肯尼沃斯举行的活动原本是为伊丽莎白举办的盛大庆典;它本应是奢华而愉悦的。但与此同时,它也承载着其他的意义。对于像伊丽莎白这样权势显赫的女性来说,拒绝结婚生子是一种激进的自我保护和自主行为。”
伊丽莎白四百五十年前访问凯尼尔沃思城堡,激发了林赛·门迪克在城堡内安装雕塑的灵感(图片来自:英国遗产/吉姆·霍尔顿)
亨利八世之女伊丽莎白一世是唯一一位终身未婚的英国女王。她于1558年登基,时年25岁,继承了两任前任女王——同父异母的哥哥爱德华六世(1537-1553)和同父异母的姐姐玛丽一世(1516-1558)——的宗教、政治和财政困境。
顾问和议员们一再敦促她结婚,以保障英格兰的安全。一个女人独自统治?这简直不可想象。人们认为,女王结婚不仅是为了生下男性继承人,避免继承权纠纷,也还是为了让男性能够掌控政治和军事。求婚的呼声不绝于耳,无数的结婚候选人被推荐,或者自己被推荐。伊丽莎白一再回避、回避,最终拒绝了。为什么呢?
她很可能仅仅是觉得必须要服从或顺从丈夫——任何丈夫——的想法都没办法忍受。毕竟,她受过良好的教育(她学习了五种语言——法语、意大利语、西班牙语、拉丁语和佛兰芒语——还研究过历史和修辞学),非常聪明,骄傲而热情。据说她曾宣称:“我在这里只想要一个情人,不要男主人。”
伊丽莎白一世——由凯特·布兰切特在《伊丽莎白:黄金时代》(2007 年)中饰演——将自己描绘成一位全身心投入王国的女王(图片来自:Alamy)
此外,伊丽莎白深知,即使没有男人在背后指手画脚,女人也能治理得井井有条。1544年夏天,在汉普顿宫,她亲眼目睹了亨利六世的第六任妻子、博学的凯瑟琳·帕尔在国王出征法国期间全权执政。凯瑟琳是一位能力超群的摄政王,而伊丽莎白似乎深受继母的影响力,亲眼目睹她行使权力,并接受有权有势的男性大臣和廷臣们的谦卑和尊重,这被视为理所当然。
此外,她自己的直系亲属几乎从未让她体验过婚姻的喜悦。她的父亲以通奸和共谋的诬告逮捕了她的母亲安妮·博林,然后令人震惊的是,在伊丽莎白三岁时,她被斩首。门迪克的一件雕塑作品是对这次处决的诠释,描绘了安妮化身为一只狐狸,跪在化身为恶犬的刽子手面前祈祷的场景。
一些评论家认为伊丽莎白女王可能对性感到恐惧。例如,艾莉森·威尔在其著作《伊丽莎白女王》 中质疑女王是否“将性行为与死亡密不可分”。 据《每日电讯报》报道,BBC 2005年的电视剧《童贞女王》描绘了一位“对性感到恐惧的君主”。剧本创作者保拉·米尔恩当时告诉他们:“如果有人让我写一篇关于一位母亲被父亲杀害的当代女性的文章,我肯定会探讨其心理影响。”
事实上,伊丽莎白喜欢与英俊的男士相处,甚至会与他们调情。然而,她有很多理由害怕怀孕和分娩。在都铎王朝时期,分娩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。亨利八世的第三任妻子简·西摩死于难产,凯瑟琳·帕尔也在分娩后不久因病去世,伊丽莎白的祖母约克郡的伊丽莎白也是如此。
但她不结婚既有政治原因,也有个人原因。保护国家免受外国势力的影响或许是其中一个考虑。此外,伊丽莎白的婚姻前景或许能增强她在与法国、西班牙和其他几个国家交往时的谈判地位。与此同时,如果她嫁给一位英国贵族(若不是他的妻子艾米·罗伯萨特在1560年死于某种可疑的情况,达德利或许是有可能的),她自然会给另一位英国贵族带来麻烦。
她似乎对我们现在所说的公共关系有着本能的把握,并喜爱表现出自己完全致力于她的领域
所以她让所有人都翘首以盼,充满好奇。她似乎对我们现在所说的公共关系有着本能的把握,喜欢展现自己对王国的全心全意奉献。从她统治初期开始,她就一直塑造着童贞女王的形象。1559年,在议员们向她求婚的回应中,她宣称“最终,一块大理石碑将铭刻一位女王,在位如此久,生死皆为处女”。在谢加·卡普尔1998年执导的备受喜爱的电影《伊丽莎白》的结尾,这位年轻的君主由凯特·布兰切特饰演,她在2007年的续集《伊丽莎白:黄金时代》中再次饰演她。在《伊丽莎白》中,她特意将自己打扮成童贞女王,一身白衣,出现在她那震惊的宫廷面前,宣布“我嫁给了……英格兰”。
卡普尔的电影对史实的解读相当随意,但这段对线年的真实言论:她不会结婚,因为她“已经嫁给了一个丈夫,那就是英格兰王国”。她的妹妹玛丽一世——又名“血腥玛丽”——也曾声称过类似的事情,但后来却嫁给了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。
伊丽莎白的不婚决定一直是流行文化中刻画她形象的关键元素。BBC 于 1971 年推出的荣获多项艾美奖的电视剧《伊丽莎白·R》就将性与死亡联系起来。格兰达·杰克逊饰演的伊丽莎白在第一集中说道:“自从我八岁那年,凯瑟琳·霍华德王后(亨利八世的第五任妻子——已被斩首)尖叫着跑过宫殿的走廊,恳求伟大的亨利八世……从始至终,男人们都背叛了她……先是信任,然后是激情,最后是死亡。”
米兰达·理查森在著名情景喜剧《黑爵士》第二季中扮演伊丽莎白,她在第一集中说道:“好像任何一个人都结婚了,除了我。”但在剧中,她利用婚姻的承诺来操纵黑爵士和其他人,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。
伊丽莎白一世的无敌舰队肖像(约 1588 年)描绘了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权力的巅峰时期(图片来自:Alamy)
真正的伊丽莎白女王是否允许达德利认为他可能有机会?肯尼沃斯之行对他们的关系意味着什么?“我不认为伊丽莎白女王拒绝他的求婚让他感到羞辱,”阿什比说。“他很高兴庆典的官方记录很快就能出版,而且他在遗嘱中规定城堡一定要保持原样。我倒是觉得他把1575年视为他的‘黄金时代’。1575年之后,他当然不会悄悄地退隐到私人生活。”
1578年,达德利与莱蒂斯·诺利斯结婚,伊丽莎白女王一度对他怒不可遏,但终究是原谅了他。1588年,达德利去世后,伊丽莎白女王将自己锁在房间里许久,以至于她的首席顾问下令强行打开房门。1603年,伊丽莎白女王去世时,在她床边发现了达德利去世前不久寄给她的一封信。伊丽莎白女王在信上标注道:“这是他的最后一封信。”